沈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入户采集核酸样本超200份,每采集一 [复制链接]

1#

每天入户采集核酸样本超份,每采集一人,手消*一次——“大白”们的手肿成“卡通手”

“我们小组接到的命令是到皇姑区明东社区执行入户核酸检测采集。我们三名医护人员一组,每组每天能采集两百到三百个样本。”1月11日,医院康复中心主任、骨二科副主任赵亮动情地说,“每采集一个人,负责样本采集的同事就需要进行一次手消*,先用酒精,再用凝胶。前几天,沈阳零下20多度的寒冷天气,好几位负责采集的同事的手都是又红又肿。”

最多一天采集多个样本

1月1日到6日,医院第一核酸检测医疗队增援皇姑区北陵街道办事处、陵西街道办事处,入户总计人,定点采集人。

“我们每组平均一天得走二三百户。有一组医护人员一天最多采集了多人。所以,我们每次出发的时候,都得拿—个核酸采集管。因为一旦拿的数量不够,我们往返一次,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浪费防护服。”赵亮说。

医院入户采样的医护人员三人一组,一人负责采集样本,一人负责登记,还有一人负责采集的物资以及消*。让赵亮印象最深的,就是负责采集样本的医护人员。本着一人一消*的防疫原则,医护人员每采集完一个样本,双手就要喷一次酒精,然后再使用固体凝胶二次消*。“沈阳零下20多度的低温,楼道里的温度与室外温差不大,一天消*二三百次,刚开始还好,越到后来手越冰得刺骨,最后都没有感觉了……”赵亮向记者展示的一张张医护人员的手部特写照片,有的手红,有的手肿,有的手又红又肿,还有的手肿得又胖又亮,就像卡通动画片里的“卡通手”,让人格外心疼。

穿防护服爬楼20多层

“除非碰到卧床老人、残疾人,不得不进屋,我们医护人员一般就在楼道里,大门外进行样本采集。”赵亮介绍,为了确保防疫安全,他们在不得不进屋的时候,都会全身喷洒酒精消*,出门后还会二次消*。

作为三人团队中的唯一男性,赵亮主动承担了所有医疗物资。多个样品,多个棉签,2个酒精喷壶,2瓶手消的凝胶……赵亮掂量一下,不过10多斤的重量,并不算重。可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需要穿着羽绒服、隔离服的医护人员一整天拿着医疗物资不离手,持续负重,这慢慢就成了一个“挑战”。尤其有一组医护人员,由于小区电梯维修,他们不得不负重爬楼20多层,从最高一层开始进行核酸检测采集,辛苦程度难以想象。

而明东社区大多是老旧小区,楼房大多八九层高,却没有电梯。“我们医护人员拿着医疗物资从1楼爬到9楼,挨家挨户采样,然后再从9楼走下来,经常是满身汗走出楼,一阵风又被吹个透心凉。”赵亮最难忘的是,一幢大楼四个单元,走到第四个单元的时候,有医护人员累得不行,就在楼道的水泥地上蹲一会儿,在楼梯上坐一会儿。

脚崴伤后仍坚持完成采集

一天晚9时许,赵亮团队已经完成两栋楼居民的核酸检测样本采集任务,当天的任务只剩最后一栋楼的两个单元。走到一楼时,一处不平整的地面,让赵亮不小心崴了一下脚。“我本身就是骨科大夫,自己诊断应该问题不大。”一直没舍得放下医疗物资的他没告诉任何人,坚持完成了当天的任务。直到返回驻地,他才慢慢感觉到脚上传来的疼痛感。

“走路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可能因为那个时候天气比较冷,脚都冻得有点麻木了。”回到驻地,暖和过来的赵亮才发现自己走路都有点费劲了。医院检查,幸运的是,他没有骨折,但是骨挫伤,踝关节韧带损伤、水肿,需要3—6周才能恢复。“我们许多医护人员已经坚持在岗5天,特别辛苦。我也特别着急回去工作,哪怕进行定点采集也行。”赵亮说。

记者了解到,1月1日到11日,医院医护人员共集结三次,累计派出人医护团队,增援皇姑区、于洪区两个大区。其中,1月6日到10日,第二核酸检测应急队增援入户户,共采集人。1月11日早,第三集结队已经正式出征。

谈到此次入户采集的工作感受,赵亮说:“刚开始确实有点担心,担心碰到不配合的居民。但是,工作中发现,咱们老百姓对疫情非常重视,也非常配合我们工作。有的居民还特别热情,尤其看到我们医护人员的手有点抖,总会有居民邀请我们进屋,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感觉所有付出都值得了。”

#加油沈阳#点击话题参与讨论~让我们一起为沈阳加油!众志成城!沈阳能赢!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封葑/文王雁/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