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沈阳哪个板块就业人口多学生哪里多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城市哪个区域住多少人,通过人口普查能够较准确得出来,下图为沈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但是板块就业人口多少,就比较难统计了。而就业人口数据和沈阳各板块发展关系较紧密,通俗点说,就是哪个地方就业多,哪个地方会更吸引人口,进而促进板块地产、商业发展。

因为现在人人都有手机,人们拿着手机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来回移动,手机信令数据,就是通过移动运营商的手机定位大数据,运用一些数据处理方法,得到城市各个板块的居住人口数量,以及这些居民的就业地点。这个方法目前在研究城市规划方面应用比较多,比如指导*府怎么规划住宅、学校、商业,怎么规划产业。

今天我简单说一下沈阳各区域的居住、就业、学生在校等状况,所用数据来自“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就业空间特征研究——以沈阳市为例,作者李鹏飞”和东北师范大学梅大伟博士论文,这两篇论文的数据来自沈阳和年的某移动运营商的手机信令数据。

①沈阳市就业密度分布图

从手机信令数据,一共识别出18个就业中心,包括北站、太原街、五里河、五爱、中街、黎明龙之梦、北行、兴华街、南塔以及三台子、陶瓷城、于洪广场、张士、浑南奥体、21世纪、东软软件园、道义和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鼓北方重工等就业中心。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浑南新区与老城区的就业情况相比,由于工厂分散,没有在空间上形成岗位的集聚,因而就业中心识别数量偏少。

具体分析,一环内就业中心密度值较高,并向外围扩展逐渐降低。老城区的就业中心比新区高很多,特别是浑河北岸的三环内,承载了72%的就业岗位数,而外围新区目前来看岗位少,也没形成较强势的中心,就业相对较少。但是居住地在外围新区较多,就形成了新区到老城区的大量人员流动,也是造成沈阳早晚高峰通勤压力的主要原因。

②各个就业中心的人口吸引力比较

太原街、和平大街、北站对就业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就业人数相比其他就业中心具有明显优势;平均通勤距离指标受地域性影响明显,处在新城的沈鼓北方重工、东软软件园、道义等就业中心具有较高的数值,平均通勤距离较长,老城区北行、兴华街就业中心平均通勤距离最短。

经计算,北站、太原街、五里河为一级就业中心,五爱、21世纪、奥体、中街等为二级就业中心,南塔、道义、三台子、于洪广场等为三级就业中心。同时,浑河并没有分割就业,浑河北岸就业中心对南岸就业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③沈阳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分布规律

学校分布图,标出了整个沈阳市区的学校分布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各个区域学校的密度,也基本上能够推断出这些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④沈阳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居住和在校人数密度

图.学生居住人数密度

学生的手机信令数据是从家长的手机数据得来的,沈阳市幼儿园、小学及中学生居住空间分布高值区均集中分布在城市二环及二环外围的老城区,密度中值区由二环向三环延伸,低值区主要在城市三环外地区,居住密度值呈现由中心向外围依次递减的特征。

图.学生在校人数密度

学生就学空间布局偏好于城市中心区位,幼儿就学密度高值区形成几个连续密集带,空间集中度最高;小学生就学密度高值区形成多个离散的就学集聚区,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中学生就学密度高值区呈点状分布,空间分布最分散。

城市二环以内基础教育设施配置齐全,优质教育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学生就学,而二环外基础教育资源较少,造成了城市中心区的就学集中现象。

⑤沈阳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各区域流入流出分析

图.各区域中小学的流入流出情况图

图中红色为吸引学生来的区域,*色为流出学生的区域,蓝色为平衡区,吸引学生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城市一环和二环内的城市核心区,此外,道义新区、苏家屯城区以及铁西新区等也是输入型节点集中地。

输入比率较大的节点(学校)围绕城市中心分布,其区域学校办学质量高、师资力量雄厚。学生流出区域大多分布在城市二环以外,主要包括新开发的区域,这些区域目前教育设施配套还不完善,学校服务半径偏大、学生通学距离过大。

这些数据是和年的沈阳市人口居住和流动数据,这几年沈阳城市发展的挺快,新建了挺多商场和工厂,而新区建一个商场大概就能提供左右的就业岗位,但是沈阳新区的工厂这几年发展的一直不太好,那么,总体实际就业分布情况还没有质的变化吧,所以我们拿这个数据,对于分析沈阳各板块发展以及预测*府规划都还是有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