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蓝天白云,艳阳高照。我们小区里,人们的心情也和这美好的秋天一样,爽朗而宁静。‘大白’们带来的一股股暖流不时地在心头泛起。封控,封控不了我们对幸福的渴望,让我们静待早日花开之时。”9月4日上午,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园中社区书记李冬梅收到一封题为《封控区里的暖流》的特殊信件,信是通过志愿者冯德勇辗转捎来的,是因疫情封控的长安10号小区居民邵凤友大爷写的。
信是这样写的:
我居住在大东区小河沿路“长安10号”。这是一个有着十几栋大楼,常住人口约一万人左右的居民区。平时,邻里相助,见面嘘寒问暖,人们进进出出,十分热闹。
8月24日,早5点左右,忽然传来了扩音喇叭的喊声:“各位居民,不要下楼外出!”楼下出现几十名“大白”,他们神情严肃,气氛十分紧张。我们小区被封了!
……
不久,“大白”来封门了。我细看那封条十分醒目:淡绿的底色上印有八个大字“共同守护,静待花开”。这红蓝相间的一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的心锁。心情平静了许多。
又过一会儿,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来了。我看不清她们的面容,却能望见她们热情安慰的目光,听见她们轻柔可亲的声音。
……
让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无私的志愿者。他们早出晚归,天天忙忙碌碌,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楼上的垃圾袋,一天数次被清理;楼内及电梯消*,从未停止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运送生活用品的志愿者们,他们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送货车排着队一趟又一趟,楼上楼下忙不停,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太辛苦了。
我想,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的百姓,也都有自己日常的生活,家中可能也有老的小的,每天却丢掉自己家中的一切,早出晚归究竟为啥?为我们!为大家!为战胜疫情!他们才是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无名英雄。可敬,太可敬了。
……
志愿者冯德勇说,邵凤友大爷今年70多岁了,他的信字字真挚,饱含深情,让自己看了非常动容。“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这些天虽然辛苦,但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理解和肯定,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冯德勇告诉记者,长安10号小区从8月24日开始封控,这一封控,小区多户,都需要足不出户,这老百姓感觉憋屈,有怨言,都能理解。“当时的情况是,小区的物业、保洁、保安被拉走32人,都被转运隔离去了,小区急需人手。因为我从今年四月份到现在一直就在社区做志愿者,我就提议:赶紧发动全小区,招募志愿者。这个小区的居民非常踊跃,原来那个志愿者群是60多人,一天时间就壮大到多人,然后社区给排上岗,每天50个人,下午一点到四点,负责给居民们进行物资配送。”
园中社区书记李冬梅说,邵凤友老人的这封《封控区里的暖流》她看了又看。“其实这封信也是一股暖流,它既代表了小区居民普遍的心声,也是对这次疫情封控期间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的一种肯定。志愿者们的付出和居民的肯定是相互温暖的。它让这个秋天有了温度。”
李冬梅说,此次疫情封控,长安10号小区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但也同时见证了小区居民的凝聚力。“自小区封控以来,社区在小区迅速成立临时*支部,招募志愿者。小区划出大白服务区、红马甲服务区和志愿者服务区,从核酸检测、物业服务,到为居民配送物资,一切都井然有序。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高度好评。”(来源:沈阳发布编辑:崔陶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