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小学期末考试将至,这是检测学生一个学期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成绩的好坏不仅决定学生能否获得“优秀学生”等奖项,更关乎学生能不能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很多家长在刚有孩子的时候,对子女没有太多期望,只愿他们健康就好。孩子出生后,家长又觉得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当孩子上学后,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学习方面,恨不得门门功课都考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样学生和家长的压力都很大。
沈阳一家长考试前帮女儿缓解压力:不会写别写笔挺贵的
自从沈阳一9岁小男孩,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后离家出走后,在浑河中溺亡。此事给沈城的家长们带来很大的震撼,大家不禁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否真的能起到积极的效果。甚至部分家长已经对子女的学习成绩释然了,孩子开心快乐就好,其他不重要。
当沈阳中小学生再次迎来考试的时候,一位家长临别前在校门口嘱咐女儿“考试别有压力”。正常家长帮助学生缓解考前压力,象征性安慰一下即可,但是作为东北人骨子里的幽默感,又怎能就此罢休。
该家长继续安慰女儿:考试的时候会写的就写,不会不写,笔挺贵的。一般老师和家长都会告诉学生,即使不会的题也尽量不要空着,阅卷老师会酌情给点“辛苦分”,空白学生就一分都拿不到。
可这位家长真是对学生的成绩释然到底了,不仅不担心学生的成绩,反而怕孩子“累”着,甚至还嘱咐学生“考累了睡一觉”。看着学生一脸严肃的样子,家长还在不断嘱咐“考完妈请你吃串”,这难道是怕学生考试不理想而离家出走?
相信很多家长也看出来了,这位小学生的家长虽然一直在开玩笑,但是学生却很淡定很严肃,说明她是真的有点紧张,怕考试考不好,所以家长才会努力帮女儿缓解压力吧。
家长并不是真的叫学生交白卷或者考试的时候睡觉,而是在表明家长的态度来宽慰女儿。只有家长放下焦虑的心态,学生才能在学习时和考试时,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为何一夜之间,家长教育理念变了?
部分家长在考试前难免会忍不住给学生施加压力,有些家长是嘴上不断地叮嘱“好好考”,有些家长还会在考试的前一天或考试当天的早上,给学生煮一根香肠两个鸡蛋,期望学生能科科考分。看似仪式感十足,但是学生的考前压力也很大。
双减*策落地后,很多家长是被动地接受取消课外补课的事实,多起未成年学生相继离家出走的惨痛代价,才是唤醒家长生儿育女初心的根本原因。
沈阳这位在考试前猛安慰女儿的家长也表示,无论家长再怎么担心学生成绩不好,总要有学生长大后去搬砖、送外卖、扫马路或种田地。
学生的天资不同,社会分工不同,这不是家长单方向焦虑就能改变的事实。不如回归初心,只愿学生健康、开心就好。
不过也有家长担心,如果所有家长都不去督促学生学习,学校老师也开始佛系,那么除了个别学习有自觉性的学生以外,其他学生可怎么办?
家长不敢教育学生怎么办?
如今学生的升学和就业越来越难,家长不得不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操心劳神。不过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可谓是费力不讨好,家长气得火冒三丈,学生哭得呜嗷喊叫,补课费没少花,可成绩一点起色都没有。
一夜之间,家庭教育又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位小学生考了50分,家长不仅不敢批评,还要安慰学生50分不少了,不爱学就别学了。这样难免会给学生造成认知混乱,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认真学习。
事实证明,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想要快速有效地跨越阶层,改变命运,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家长在放下焦虑的同时,也不要彻底放下教育的理念,不要让学生以为抓住了家长的软肋,以后就拿心理脆弱来威胁家长,这样以后学生更容易走弯路。
家长可以不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尽量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如果努力学习了,但是没考完也无所谓,学生可以再接再厉。要是学生压根没学习,成绩不好,那么家长就要想办法对症下药了,因噎废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知识红人季#
今日话题:看到沈阳这位家长安慰学生的方式,你有何感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