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1#

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9年第1期第7卷 论文要萃


作者:孙阁 冯幼生 王从岭


单位:孙阁 冯幼生 山东省临沂市卫生防疫站(276004);王从岭 费县县直机关卫生所


为了解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我们在1 236人中进行了调查。对可能影响冠心病、高血压的10项因素进行了1∶1配对病例单因素相对危险度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所调查对象为临沂市、费县机关及食堂职工,共计1 236人。其中男786人、女450人。平均年龄35岁(19~60岁)。


对1 236人进行了10项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因素调查,包括:X1分为在食堂工作,非食堂工作;X2分为吸烟(平均1支/日以上),不吸烟;X3分为饮酒(平均25 ml/日以上),不饮酒;X4测量身高、体重,并按体重(kg)/身高2(m2)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24或<24;X5询问冠心病、高血压家族史,分为有或无;X6了解饮食习惯,有或无食肥肉习惯;X7分为A型性格和非A型性格;X8测定血清胆固醇,分为增高和正常;X9测定血清甘油三酯,分为增高和正常;X10测定血清B脂蛋白,分为增高和正常。


对1 236人进行了查体,测静息坐位上肢血压,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向量图检查。对所检出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者进行了对照统计。为避免性别、年龄对判定结果的影响,在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组及正常组中各取相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的106对病例中进行1∶1配对单因素相对危险度〔1〕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2〕。


2 结果


2.1 冠心病、高血压调查患病率 1 236人中冠心病患病率为8.50%(105/1 236),高血压患病率11.16%(138/1 236)。


2.2 影响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在冠心病、高血压组与正常组中,将106对病例用单因素相对危险度分析,在食堂工作、吸烟、BMI≥24、冠心病、高血压家族史、血清甘油三酯高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冠心病、高血压单因素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OR


χ2


X1


食堂工作


4.83


4.35*


X2


吸烟


5.50


4.92**


X3


饮酒


1.20


0.10


X4


BMI≥24


7.00


7.56**


X5


冠心病、高血压家族史


3.50


4.12*


X6


食肥肉习惯


2.67


1.45


X7


A型性格


1.33


1.10


X8


血清胆固醇高


1.67


0.43


X9


血清甘油三酯高


3.17


3.82


X10


血清B脂蛋白高


1.78


1.13


*P<0.05,**P<0.01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冠心病、高血压相关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b′)大小依次为食堂工作、血清甘油三酯高、血清胆固醇高、食肥肉习惯、BMI≥24(见表2)。


表2 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b′


b


X1


食堂工作


0.5452


0.2913


X4


BMI≥24


0.2497


0.6179


X6


食肥肉习惯


0.2556


0.4740


X8


血清胆固醇高


0.3273


0.7766


X9


血清甘油三酯高


0.3588


0.7897


3 讨论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食堂饭店职工及部分机关职工。上述人群由于职业关系,饮食常无节制,劳动强度较轻, 加之部分人群有食肥肉习惯,常致体重超重、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我们认为上述因素为本次调查人群冠心病(患病率8.50%)、高血压(患病率11.16%)发病较高的主要原因。


既往调查证实,在平均人体质量指数较高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随之升高〔3〕。高血压、体重超重、过量饮食均为冠状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4〕。本文通过对1 236人的冠心病、高血压调查,及106例1∶1配对病例的分析显示:在食堂工作、有食肥肉习惯者及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高者及BMI≥24均为冠心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有关。而坚持正常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预防心血管慢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宝华,张一鸣主编.预防医学统计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270


2  周正南.医用多因素分析及计算机程序.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25


3  陶寿淇.中国南北城乡中年男女人群的定时夜尿钠钾与血压的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6,14(1)∶7


4  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553~55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