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冠农股份谁在裸泳tjs35ovh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冠农股份:谁在裸泳


苏江在经历了2008年的辉煌之后,冠农股份重回平静。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合计近100只机构旗下的产品参与了冠农股份这只昔日牛股的二级市场交易。试图通过这两年多来机构资金的大致流向,勾勒出昔日参战的各方机构胜败战况。5家增发被套机构2008年5月14日,取得了证监会核准批复的冠农股份启动了计划已久的增发;经过发放认购邀请书之后,公司在5月21日收到了9份有效申购的报价分别从38.55至65元不等,最终增发价格被确定为每股58元。可比照的是,5月21日当日公司股价报收于74.5元,而考虑到此前的3月份刚刚实施了10转增3股的转增方案,原先20.84元/股的增发底价经过除权之后为每股16.03元。也就是说,58元/股的增发价是发行底价的3.6倍,这一价格是股份发行报告公告日(6月4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8%。最终,5家机构成功获配,华夏基金公司和中海基金公司分别认购了740万股发行总量中的200万股,上海证券和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分别认购120万股,剩余100万股由广发基金认购。而报价低于每股58元的鹏华基金、南方基金、自然人*静和最近几年来活跃于市场的法人机构江苏瑞华投资则没有获得认购;值得一提的,江苏瑞华给出的38.55/股的最低报价仅为华夏基金65元/股的最高报价的6成。结果不言自明,度过一年限售期之后,直到目前持有这740万股的机构们尚未获得解套机会。长期持有者:社保109组合+长信增利动态策略当然,与参与一级市场增发不同的是,在二级市场中不少参与的机构获益。其中第一类是较早介入并一直坚定持有者,分别是易方达基金管理社保109组合和长信增利动态策略基金。从最初建仓时间来看,社保109组合在2007年第一季度尚未吹起钾肥“泡泡”之前就已进驻冠农股份,在其之前买入的机构仅有东北证券一家。根据冠农股份2007年先后公布的几次股东名单可推算出,社保109组合在2007年前三季度陆续买入冠农股份100万股、46万股、70万股,在股价拉升前的第四季度,该组合选择加仓350万股,以各季度均价可以简单推算出其569.1万股筹码的成本约为1.87亿元。经过2008年3月第一次转增股本变为739.83万股之后,社保109组合在当年4-5月份减持了110万股,在6月7日-30日继续减持了约90万股,两次合计套现1.4亿元左右;今年5月份在冠农股份第二次转增股本和派现之后,该组合再次减持140万股,以27元的均价推算套现约3800万元。以11月18日收盘价28.24元计算,截至9月底社保109组合持有660.97万股市值约为1.867亿元,加上此前两次减持套现约1.78亿元,大致可以推算出社保109组合的投资两年左右的收益率约为95%。相比之下,另一只基金长信增利动态策略的操作比较简单,在2007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买入130万股和270万股之后,每季度末的持仓显示该基金只是小幅调仓并一直持有至今年9月底,按照其798.81万股的筹码测算市值约为2.256亿元,这较之其1.257亿元左右的建仓成本收益率约为80%。短线出击者:大成创新成长+友邦华泰积极成长与上述两家机构长期持有的操作策略不同的是,更多机构在冠农股份的交易中选择了快进快出,其中获益者亦不在少数。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大成创新成长混合型基金,在2007年第三季度大举建仓785.76万股之后,及至第四季度末依然持有721.99万股,不过在接下来冠农股份拉升最为“彪悍”的第一季度中,大成创新选择了悉数卖出。从其买入和卖出的股价区域判断,其获益相当丰厚,收益在100%-300%左右,在快进快出之间绝对收益至少2亿元,甚至可能高达5亿元之多。和大成创新成长操作步骤几乎一致的是山东齐鲁证券,2007年三季度建仓180万股后,第四季度小幅减仓20多万股后,筹码在接下来的拉升过程中出尽。而另一家在冠农股份蛰伏已久的机构东北证券,凭借着低廉的成本优势,则选择了在冠农股份创下108.68元(复权价,除权后为83.6元)高点的2008年第二季度获利离场,虽然200多万股的筹码创下的绝对收益不及大成创新,但收益率相当可观。同样在这波行情中表现出色的还包括另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合资基金友邦华泰旗下的积极成长混合型基金。这只基金在2007年第四季度建仓72.29万股之后,在股价拉升的2008年第1季度继续加仓约100万股,而后在接下来的第二季度迅速抛售筹码离场,也算短线获益之佼佼者。相比之下,借道申万席位在2007年第二季度就买入200万股的BNP


    PARIBAS没有能够熬到最终的疯狂,而是在当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小有斩获后离场。高位接棒者并非所有的机构都能够分享这场钾肥“泡泡”的盛宴,在不少机构获利离场的同时,一些机构高位接棒最终不得不面临忍痛割肉的局面。以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型基金为例,在2008年1-5月份高位建仓约200万股之后,该基金还在6月4日以58元的价格认购了120万股定向增发股份,在三季度小幅增仓之后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截至2008年9月末依然持有392.32万股冠农股份,直到至去年10冠农股份股价从70元的平台上下跌至谷底后才开始小幅建仓,其中去年第4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陆续坚持90万股和100万股,而后在第2季度除权前后小幅增仓。如此看来,无论是增发股份,还是二级市场的筹码,工银瑞信精选平衡基金都损失惨重,截至今年9月底,该基金依然持有冠农股份386.61万股。相比之下,同样隶属于工银瑞信的另一只核心价值基金的操作思路则明晰得多,该基金在去年2007年第4季度建仓之后在此后拉升中就获益出局,直至今年3月股市走稳以后重新在第2季度杀入573.32万股,并在第三季度小幅减仓至480万股。除此此外,在这轮冠农股价的厮杀之中,南方系基金参加战团的7只基金同样表现各异。其实,早在申购参与定向增发的股份之前,南方系基金已就在二级市场上参与冠农股份的交易,其中南方高增长股票型基金早在2008年第1季度买入后获益卖出;而南方稳健基金和南方稳健二号则在2008年4、5月份分别买入312万万股和343万股,直至7月份冠农股价开始下跌之后才割肉抛出;同期建仓的南方隆元产业基金和开元基金所持有的合约300万股则等到今年第一季度才最终脱手。另一只南方系基金南方绩优成长和南方成分精选由于在股价下跌过程中或下跌之后选择建仓,因此最终离场小有斩获。仔细算来,在过去的两年之中染指冠农股份的远远不止上述这些机构,例如获配200万股增发股份的华夏基金下属9只基金参与了冠农二级市场交易,不过总体来看获益并不多;其中一方面缘于200万股限售股深陷其中,另一方面虽然建仓较早,但最终错失最佳出货良机影响最终收益。另一家近一两年操作较为凶悍的海富通虽然出动旗下6只基金,但终因高位接盘未能如愿获利离场。可以说,在冠农一役中,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券商等机构各有盈亏,不过采访了解到,参与其中的几家私募和一些“知情人士”获利匪浅。毕竟,在冠农股份从2007年12月开始拉升至2008年7月下跌前的8个月内,上证指数从5500点的高位一路跌至2750点,跌幅正好50%。然而,8月之后的2个多月之中冠农股份一举跌去了超过2/3的市值,其下跌速度和幅度却丝毫不比其他股票逊色。最终高位接棒的除了一些“心甘情愿”的机构之外,更多的是依靠听点消息,炒点小股,赚点小钱的散户们。由大智慧超赢提供的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完成股价拉升之后的2008年7月8日,超大账户(模糊认定为机构)持股约为65.6%,而散户和中户持股比例分别为9.7%和9.9%;而在股价经过暴跌之后的9月3日,超大账户持股比例下降为60.9%,散户和中户比例上升为11.3%和10.8%。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