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张希尧
张希尧(—),辽宁省西丰县人。是东北大学理工学院的学生。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在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组织领导下,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担任东北学生军总负责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任中共东北大学特别支部负责人;中共东北特别支部、中共东北特委负责人之一;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党组成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受党的派遣返回东北。因长期身患肺病,救治无效,于年11月在沈阳逝世。
张希尧,原名张德厚,年出生于辽宁省西丰县房木(村)镇。他家开一爿当时镇上有名的日升祥铁匠炉,其父靠手工打造铁制小农工具,维持一家的生活。张希尧排行第二,上有兄长,下有弟弟张金辉。张希尧在年时,上了西丰县立房木镇模范小学堂。这所小学堂创办于年,是西丰县境最早办起的新式学堂之一。新学堂教授的是现代知识,课程包括国文、算术、修身、读经及体、音、美,高小还多了历史、地理、格致(自然常识)等科。
张希尧从上小学开始就十分刻苦用功,加之天资聪明,始终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年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丰县立中学。这所中学是当时西丰县惟一的一所中学。因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任教,因此西丰县立中学办得很好。张希尧刚考入西丰县立中学不久,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了西丰县城,张希尧马上组织在校的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张希尧通过这一次活动,增强了反帝爱国的自觉性,立志长大成人后要成为尧、舜那样的对中华民族有贡献的人,所以他毅然将自己原名张德厚改为张希尧。
年,张希尧在西丰县立中学读书的最后一个学期,同学们发现了当时的校长有贪占学生伙食费的行为,张希尧挺身而出,组织全校6个班多名学生罢课,要求县里对贪污行为做处理。由于学生们行动一致,致使县教育局不得不将贪污学生伙食费的校长撤职,但是张希尧也因组织学生罢课而被学校除名。张希尧爱憎分明和卓越的组织能力,深深感动了当时的同学,当他被迫离开西丰县立中学校园时,全校的同学含着热泪为他送行。张希尧不得不到开原县立中学继续读中学。
张希尧(右一)及胞弟张金辉与父亲在北
年,张希尧考入奉天省沈阳第二工科高级中学,年毕业。他毕业后回到西丰县立中学任教,担任数、理科(博物、物理、化学)教员,是当时西丰县立中学最年轻的教员。他教学认真,少年老成,衣着朴实,为人谦虚谨慎。在教学中,除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外,常常给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并身体力行,谦虚谨慎,深得西丰县立中学师生的好评和欢迎。
在一篇西丰县立中学《同学录》的序言中,张希尧写道:“丁卯(年)夏,余自奉省立二工商卒业归,欲升学不果,而醌主教理讲习于母校,得与诸君共晨夕,同研摩,甚幸事也。瞥眼流光,于兹半载,扪心自问启发毫无,矧闻见陋狭,知识浅鄙,合污之讥,知不能免,而载籍杂陈,学理奥行,尤非学值日落者所能阐道,而诸君犹能躬自淬励,不厌厥学,比与始业,其相去有不能以千里计者。在诸君固足以自慰,而余实自惭也。朔余来斯校于诸君处,虽较暂,然相知当深。讲画之余,质辩之暇,辄肆意讨论,肺腑虽隔,融融济济,一若忘其为师弟也者。弗知其若何也。今也毕业期迩,诸君刊同学录,而问序于余,用资纪念。余虽倦于言,又焉得已于言哉。他日者,鸿轩凤翥各自雄飞,祖鞭先著,余亦愿喜而不寐也。”可以看出他与全校师生的关系也是十分融洽和睦的。
张希尧在西丰县立中学教书期间,还在西丰县城的日本驻西丰的领事分馆兼教汉语。当时有些师生不理解,认为他说做不一。他知道此种议论后,公开地讲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到日本分领事馆兼教汉语,可以直接接触日本人,能直接了解掌握他们的情况,只有了解情况才能更有力地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经过他的说明,师生对他的误解消除了。
年,张希尧考入东北大学理工学院,继续读书深造。他来到东北大学后,一面在校学习,一面更广泛地参加社会活动。由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他非常热心新文化运动。年2月,张希尧积极参加车向忱在沈阳组织的平民教育活动。车向忱是辽宁省法库县人,年毕业于北平的中国大学法科班,毕业后回家乡致力于平民教育,后又来到沈阳,决心为唤起民众挽救国家危亡大干一番。车向忱与阎宝航合作,以青年会为据点,着手开展平民教育活动。年初,车向忱联合东北大学的进步学生张希尧、宋黎、王洁尘等人,发起成立“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以团结各大、中学校热心平民教育的青年学生,他们不但在城里讲演,推动平民教育,还下乡宣传,兴办平民学校。此举得到了张学良的赞扬和资助。
年6月,发生了日本军警强行拆除北宁铁路北陵支线事件。该支线附近有日本人经营的农场,日驻奉领事馆以铁路影响农场管理为由,不与东北地方当局协商即令拆除。东北当局向日本驻奉总领事交涉,却遭到无理拒绝和蛮横威胁。阎宝航了解到事件的原委后,极为气愤,认为只有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才能抵制侵略,捍卫主权。于是他邀集当时在沈阳的爱国人士高崇民、卢广绩、杜重远等人发起成立了“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
不久,阎宝航、张希尧又在沈阳发起成立了“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由阎宝航任总干事。他们发动沈阳城里的大中学校的千余名学生在暑假期间赴各地宣传反日爱国,在城市主要交通道口设立阅报处,以号召民众拒阅日人报纸;还组织东北大学学生每周到本市各茶馆、剧院、学校、监狱、工厂、福音堂进行时事报告演讲,并创办发行了《常识半月刊》,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⑥。
张希尧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公园、街头等公共场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宣传爱国主张。张希尧讲演时口齿伶俐,语言生动,感染力强,很能打动人,每当他演讲时,群众就越聚越多,同学们称赞他是“东北大学最出色的演说家”。一次他在春日町(今太原街)这个繁华的商业区演讲,警察闻讯赶到,将各道口封闭,严加搜查,张希尧从人群中挤出,跑到一家日本人住家的院子里,迅速换上随身携带的日本和服,然后走出院子,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向道口外走去,搜捕的中国警察还向他敬礼,并将他护送出戒严区。
年的暑假期间,他回到家乡房木镇组织平民学习文化,还到县城组织中小学的教师在西丰城乡宣讲不识字的苦处,积极配合县劝学所办民众学校,并在西丰县城北泰小学组织了甲、乙两个夜校识字班。之后,全县各学校都建起了民众夜校,开展平民识字运动。西丰县当时的民众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受到了省教育厅的表扬,这其中也有张希尧的作用。
为了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在奉天中街广生行百货商店隔壁开了个“大众国货商店”,销售国产文具、纸张、瓷器、棉纱、布匹等国货。年暑假,张希尧回到县城帮助王牺忱在县城也建立了“国货消费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由城内各界爱国人士集资,仅7天就集资多元,在县城J顷城路南原万和祥商号西侧的5间房内营业。王牺忱任经理,经销国产日用生活品,一直坚持办到年九一八事变后才被迫停业。“国货消费合作社”的存在,不仅有力地抵制了日货在西丰县的倾销,而且还扩大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传。
年的暑假,张希尧从沈阳的拒毒组织借了多张拒毒的宣传画稿,回到西丰后组织县城里的有绘画基础的中小学生进行复制,然后贴在县城孔庙的墙上,让群众观看。宣传吸毒的危害和忌戒的方法,大力宣传“一不种,二不买卖,三不抽不扎毒品”等口号。
张希尧不但积极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宣传活动,而且还身体力行。他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虽然东大学生多是西装革履,但是张希尧却始终坚持穿戴民族服装,土布衣帽。他在寒暑假从沈阳回西丰,或是从西丰回沈阳,从来不坐南满路上日本人经营的“票车”,坚持步行,沿途还可以体察民情。
年的暑假,西丰的寇河泛滥成灾,县城大南门外的房屋被洪水淹没,不少群众被洪水围困在高处,时刻都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张希尧与一些见义勇为的青年一起,奋不顾身地泅水抢救灾民,给当时的城南百姓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年底,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的野心暴露无遗。日本关东军要在辽河上游的铁岭城西马蓬沟码头建筑兵营,企图控制辽河上游以便进攻沈阳。这一消息被身为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下设的爱国科学小组组长的张希尧和董学理、黄宇宙等人获悉之后,张希尧、黄宇宙化装潜入当地百姓中了解情况,说服当地百姓拒绝为日军出工。他们还以当地百姓的名义写信给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以示抗议。他们回到沈阳后又和车向忱一道为此事奔走呼号,并于年12月4日以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的名义向新闻界如实披露了此事,指出日军此举意在震慑开原、铁岭,威胁辽沈地区。沈阳、铁岭等地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以示抗议。经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日本关东军的这座兵营始终未能建成。
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万宝山事件”。接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煽动下,朝鲜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排华浪潮,许多华侨遭到迫害。为了弄清事件真相,张希尧和车向忱等人化装前往长春县的万宝山一带进行实地查访,回到沈阳后向各界公布了事件的真相,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满蒙,制造中朝人民之间仇恨的阴谋,并动员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会员募捐救济旅朝受难的华侨。
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地区不断地进行军事演习,“中村事件”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更大肆叫嚣对华采取强硬政策,鼓吹实行武力交涉。日本关东军及铁路守备队连续进行军事演习,在北大营中国驻军附近横冲直撞,甚至在北大营围墙外进行挑衅。日本帝国主义这些阴谋活动,引起了各界有识之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