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我对新疆最初的想象。大巴扎,椒麻鸡,如今我已爱上这片热土。”级辽宁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辽大研支团”)成员赵晓彤的支教感悟,道出了成员们共同的心声。从辽宁沈阳到公里外的新疆库尔勒市英下乡,辽大研支团完成了一次饱含理想与情怀的青春穿越。
过去14年间,名辽大研支团成员分14批次接力奔赴新疆支教,在库尔勒市第二中学、实验中学、第六小学留下青春足迹。
正在支教期的辽大研支团队长薛航负责库尔勒市实验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英语教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身在辽宁的薛航一周要上18节网课,需要集体备课两次,每天平均批改作业份。在他看来,带着热爱和责任坚持下去,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虽然年纪轻轻,但辽大研支团成员董硕凡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董妈”。年9月,她来到库尔勒市第二中学支教,这里大多是维吾尔族学生。除了教七年级学生英语,她还在周末担任舞蹈特长班教师。
在众多学生中,董硕凡注意到,学生小红(化名)经常不写作业,还喜欢在课上捣乱。通过了解,她得知,小红从小就不在母亲身边,她之所以在董老师面前肆无忌惮,是想引起董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