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istheoldestofthearts,thenewestofthesciences!”——萨缪尔森曾说过“经济是最古老的艺术,也是最先进的科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金融、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变化尤为重要。为通过我国辽宁地区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方式来了解和学习辽宁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及特点,7月27日,我校数学学院“三下乡——辽宁历史文化”暑期实践小队前往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金融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本次“辽宁历史文化之旅——沈阳金融博物馆”暑期实践活动由数学学院团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栋北带队,成员包括王佳瑶、张曼桐、张雨源、晏绮遥、周宁、周芷同、石云鹏七名学生会干事。
沈阳金融博物馆在民国时期张氏父子控股的边业银行旧址落成,于年建成,年列入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对象。该馆在全国同类型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与观众参与项目最多样。沈阳金融博物馆是在原张氏父子私家银行——边业银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主题“走近金融世界”,完美展现和诠释了金融历史的发展足迹和金融文化的博大精深,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实践前团队成员先确定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时间,在网上了解金融博物馆的历史,并在家里向长辈收集了一些以前的旧纸币、银元、粮票等。成员们上网查询它们的使用时期以及在当时的使用价值,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统计,以便于本次实践活动的进行和学习。
实践团队于年7月下旬先后到达沈阳市金融博物馆、张氏帅府等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拍照和总结。观赏了以东北金融发展史、货币的故事、金融主题公园、交流展览等为主题的展览部分。展览集科学性、趣味性和观众参与性为一体。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学习了我国金融历史的发展进程以及货币的变化历史。本次活动旨在传播辽宁历史文化,特别是关于学习辽宁金融历史发展过程,并于八月初圆满完成了本次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并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我国经济、货币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数千年来经济体系、货币类型的转变和延伸。尤其是我国数千年来货币的演变,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远古时期的贝壳到封建时期的青铜币、银锭,再到近代的银票以及我们现代的纸币。从很早的以物换物的贸易形式,到封建主义的以铜币、铜刀作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价值单位,再到我们现代社会所使用的银行卡、信用卡等便利的存储工具和价值工具。正是在这一系列的不断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实践团队结合经济体系的改革、货币的演变去了解以及学习我国辽宁省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更促进了实践队员们积极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