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24小时
沈阳,一座城。
城里的人忙碌,在白昼、夜晚,在你能看见或看不见的任意时刻。
24小时里,很多人忙着事情,或许他们只为自己而忙。
但这座城,却因为你们、我们、他们在变化
零时
中国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外,疲惫的家长们大部分已经席地而睡,棚顶不知道哪位小朋友的玩具小熊飘在空中,让这里充满着生机和希望。
1时
保工街附近一家24小时面馆里,一位厨房阿姨为顾客盛面条汤,月薪元的她晚6时上班,早6时下班,刚值这样班的她说像出国倒时差一样难,现在已经习惯了。
2时
建设大路旁的一家加油站里,这位师傅见车进来,立即赶过来加油,满脸都是笑容。他说每晚4个人值夜班,坐着唠嗑时间过得特别快。上一天班,休息两天。
3时
应昌街上,铁西一位43岁的环卫大姐已经开始工作。在记者的帮助下,满满的垃圾桶才被放倒。她说每天的班是三上三下,隔着两条街是已经开始干活的老公。
4时
北四路,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一辆燃气抢修的工程车上,在人们沉沉入睡时,报修的管道已经修复完毕。次日记者再次返回,挖起的路面已经完全恢复平整。
5时
天还没开始亮,第一班的路公交车已经从始发站发出,10几位市民作为第一批乘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此时的街面上,最多的车辆即是公交车和出租车。
6时
云峰街的一家早餐店,热气腾腾的茶叶蛋已经出锅。各种拌好的小咸菜有10几种,为了这顿最重要的早餐,服务员要提前近两个小时进行准备。
7时
一位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两个拉长的身影迎着刚刚升起的太阳走出小区,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也都在这一刻各自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8时
青年大街地铁站,人头攒动。这是每天的沈阳早高峰,在地铁上转身都成了奢望。换乘的人们准备换下一辆地铁去单位,到了晚上,这样的场景还会上演一次。
9时
医院整形外科病房,刘佳佳为“换脸”的小闫整理被褥。几个小时后,他又将迎来一个小手术。这个年,两个人只能在沈阳的病房里度过。
10时
青年公园冰场。一位一身红衣的阿姨熟练的进行着滑行。这是记者第二次见她,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天,沈阳的空气格外好,蓝天白云特别的配合。
11时
出入境管理局。通过网上申请,一个小男孩儿正在办理通行证。在这里,不少沈阳市民准备在春节期间外出旅行,这也是人们改变过年习惯的方式之一。
12时
空气指数特别好,蓝天的映衬下,北陵公园的色彩也显得特别鲜艳。两位保安人员刚刚被替换下班,准备回办公室休息。游人们也纷纷进园感受难得的好天气。
13时
文萃路上一大型超市内,商家打造出一个年货大街,让年味儿变得十足。小朋友买到了一个扭扭蛋巧克力,专注的看着。年就这样越来越近了。
14时
青年大街文体路路口,两位快递大哥正在联系着写字间里的收件人,临近过年,他们成了每天城市里最忙碌的一批劳动者,此时他们送达的大多是年货儿。
15时
沈水湾公园岗亭里的一位执勤师傅忙忙碌碌的才吃上一顿“迟到”的午餐,小锅里甚至已经没有热气冒出,饭盒旁边就是一个随时等待命令的手台。
17时
小年儿了,都流行吃饺子。速冻的总是感觉差一点什么,还是自己包吧。这不,4岁的小朋友也帮着包了起来,那几个最扁的就是小家伙儿照猫画虎捏出来的。
18时
9个月大的女宝灿灿在大姨的怀里像模像样的弹起了钢琴,一会儿急着翻琴谱,一会儿对着镜头卖萌的她别提多忙活了。过年了,爸爸妈妈也终于有时间多陪陪她了。
19时
铁西广场上,不光有广场舞。几个年轻的小伙子跟着节奏感十足的音乐,整齐的来了一段街舞,几乎每个从这里路过的人都要驻足观赏一会儿。
20时
沈阳站西广场,一位准备远行的女士拖着拉杆箱向沈阳站走去。那些为了这座城市奋斗了一年的外地人也都陆续踏上了返乡的路途,祝你们一路顺风。
21时
胜利大街北两洞桥下,一位老人在车流边慢跑着,他说每天晚上都出来跑一会儿,说着没几句,记者发现自己的步伐已经跟不上这老人,很快他就消失在视线里。
22时
云峰北街地铁站,最后一班开往十三号街的地铁载着最后一批乘客,两名驾驶员下车查看车厢外的情况。抵达终点,他们一天的工作才算真正安全结束。
23时
终于安静下来的中街旁,来上一条鱿鱼当夜宵。为了生活忙碌着的大哥每天下午5时到夜里12点,应该是这座城市里最后收工的人员之一。
(辽沈晚报记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