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沈阳胜利召开“两会”。
其中,小伙伴们比较关心的地铁建设话题和公交话题又被大家热议了起来。
▲辽宁沈阳。摄影/月夜的太阳,图/图虫·创意
据辽沈晚报报道,2月5日,沈阳市人民*府针对代表委员《关于解决“停车难”“行车难”议案》办理情况进行了回应。
其中谈到,“十三五”期间:
沈阳市机动车总量由年的80万辆增长到万辆。为解决停车矛盾问题,搭建智慧停车平台,填补停车泊位缺口50万个,共计查处违法停车行为万件。沈阳陆续建成了南北快速干道、北一路、东一环、沈辽路、长青街、胜利大街、浑南大道高架段7条快速路,快速路里程在国内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位。新建长安桥、东塔桥、云龙湖桥以及中央大街桥4座跨河桥梁,跨河通道由年的12座增加至20座。在地铁建设运营方面,开通地铁9号线、10号线、2号线北延长线3条地铁,新增里程62公里,运营里程达到公里,日均客流量达到万人次;4号线、2号线南延长线、3号线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6号线、1号线东延线顺利开工。在常规公交方面,新辟线路88条,调整线路条,公交线路达条。设置公交专用道公里,建设公交港湾处,日客流量万人次,公交分担率由30%提高到33%,建成区公交站点基本实现米半径全覆盖。
尽管在解决“停车难”“行车难”问题上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
沈阳将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高沈阳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国际门户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二跑道建设,适时启动第二空港规划选址。构筑铁路主枢纽布局,推进建设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等铁路线路工程,加快推进沈阳港规划建设,强化公一铁一海-航多式联运。与此同时,加快地铁5条线路工程建设,“十四五”期末运营线路达公里,适时启动第4轮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持续更新公交车辆,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布局,解决二环内公交占路停车问题。系统研究制定公交成本规制、线路开发、资源调配、运营管理等方面措施,推进常规公交与地铁的有效接驳,出台换乘优惠*策,引导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在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完善“环形+放射”城市快速路网,新建长青街南延线、元江街等快速路工程,改造二环路与南京南街、和平大街等快速路节点工程。加快跨铁路通道建设,推进高官台、丁香、广业等13处铁路平改立工程,消除三环内铁路平交道口。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建设22号路等9条环间射线,打通川江街等16条断头路、瓶颈路;建设西北连接线等14处外围干道。
▲辽宁沈阳。图/沈阳地铁运营
针对上面标注红色的部分,小编简单说几句。
1、地铁方面:
目前,沈阳地铁正在施工的1号线东延线、2号线南延线、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共4个项目均属于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3轮建设规划,且上述四条线路均已开工建设。4号线属于更早的第2轮建设规划,因为各种原因耽误了进度。
随着沈阳城市版图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新建小区组团拔地而起,地铁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像9号线北延线和7号线的呼声就很高,有望在第4轮建设规划中予以优先考虑。
那么第4轮建设规划大概什么时候能浮出水面?
最新的消息就是上面提到的这句话:适时启动第4轮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注意:“适时启动”。
按照沈阳的发展速度,结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来看,预计今年起有望开始编制新一轮的地铁建设规划,然后由相关部门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最终确定建设线路和走向。
2、公交方面:
上文提到公交变革的那段话,乍一看,很平常,似曾相识,甚至感觉有点儿空洞。但细细品味,还是能看出其中一些值得期待的方向。
系统研究制定公交成本规制、线路开发、资源调配、运营管理等方面措施,推进常规公交与地铁的有效接驳,出台换乘优惠*策,引导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注意:“成本规制”。
这是沈阳公交领域首次由*府部门提到“成本规制”的概念,这是一件好事。
众所周知,近些年,受私家车、地铁、共享单车等交通方式的冲击,常规公交吸引力下降,客流锐减,公交企业连年亏损的情况愈加凸显,尤其是持续不断的疫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交企业的生存状态。
一场变革迫在眉睫。
所谓“成本规制”,就是指合理界定公交行业各项运营成本范围,科学建立公交单位运输成本标准,并以此测算财*补贴和科学定价调价的*策。简单来说,就是公交企业不再追求经济利益,而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来制定运营方案,真正为市民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沈阳公交实行“成本规制”以后,市民乘车将更加便利,车隔进一步缩短,再也不会出现1个小时不来车的窘境,而且还能开通夜间通宵公交、远郊地区公交或利用“互联网+公交”开通新业态项目,公交企业的运营亏空将由*府来补贴,让公交行业真正回归公益事业。
这样一来,新开线路也不再受到阻挠,线路调整也更加容易,有限的社会资源也将被合理改善、利用、整合。
对市民来说,有望享受公交与地铁间的换乘优惠。如果补贴到位,还可能降低票价甚至免费乘车。这样一来,可真正引导市民放弃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起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本质作用。国内深圳、上海、宁波、南京、大连、成都、郑州等大多数城市均已实行公交“成本规制”,且效果显著。
期待沈阳公交也能早日迎来“成本规制”的这一天。虽然目前还只是梦想状态,但这个消息在春节前释放出来,算是给大伙儿的一份惊喜吧。
有句话说得好:“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至少,我们听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