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校园动态对接新高考精准教研,落实新课标携 [复制链接]

1#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校园春意渐浓,五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3月17日,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沈阳市第五中学、沈阳第五十一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交流会。这一天,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和沈阳市第九中学的精英语文教师在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宋金萍主任、沈阳市第九中学白俊副校长的带领下,莅临第五中学参加这次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高二年部主导,高二年部语文组主办,青年教师及高一语文组教师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是语文教师交流合作的一次饕餮盛宴,也是青年教师学习提升的一次难得机会。

本次研讨会的第一个环节是由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孙琳老师和五中王孝富老师分别上了一节《蜀道难》的同题异构课。教材是教学优质资源,不会因为一旧而淡化三新,高考命题与高中教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方向是很重要的,精准解读经典文本、完整认知文化名人是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是高考试卷中的常客,也是我们教学中要重点研究的诗人。两位名师的同题课妙语连珠满堂精彩,充分展示出“对接新高考精准教研,落实新课标携手共进”的风范。孙琳老师的课堂设计深入浅出,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娓娓道来,让同学们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学习力,从浪漫到信仰,再到人生,一个永远昂着头的李白吟唱着《蜀道难》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与浪漫主义相关的高考知识、高考题型也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王孝富老师的课堂构设大胆新颖,课堂上共安排同学们朗读课文七次,而且每一次朗读的指导都有不同。这个年龄的高中生虽然没有看到人生的假象与真相,但仍会急切的想表达自己,王老师引领着同学们专注诗歌的音韵之美,体味诗文的画面之美,感悟诗人的情怀之美。王老师的课堂最后一唱三叹,从自然之路到人生之路,再到国家之路,由盛唐气象到大国风范,从文本诗歌到高考作文,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短暂的休息之后,与会的领导与老师齐聚会议室,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听课后的感悟,心灵在交流中碰撞,见解在碰撞中突破,思想在突破中超越!来自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的薛金华老师对两节课赞不绝口,尤其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设计的新颖与独特,无论是对文本的发掘还是对课堂核心目标的实现既达到了既定要求又各有突破,精研文本的同时对标高考,两节课堪为楷模!同样来自沈阳市第五十一中学的关欣老师则从课堂的个性化与形式感入手对两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语文课不应是隔靴搔痒的文字讲解,更不应是生搬硬套的题型分析,而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语文课堂的个性设计正是我们把学生带入大语文视野的必经之路!“此间春风骀荡,我们满目丰盈”,五中高二年部文静老师的精准评价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认同。文静老师提到: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单是在讲授知识,传承经典,也在引领学生回溯历史,在别人的人生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的风采,我们读文其实就是在读人,虽只是间接地看见,而且每个人的角度、深度会有不同,但能够看见就是一种幸运。李白们在自己的生命深度里所看到的风景,也通过两节课的饕餮盛宴折射到我们的心灵里!刘久华老师则从立德树人角度高度赞扬了二位老师的教学。刘老师强调随着高考改革的变化,语文教材取材更加多元,语文课不但要全面传承文化底色更要思考国家未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