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铁西的五大核心板块有你家吗 [复制链接]

1#
刘*连出诊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坚决在沈阳实现“万千亿”目标中当好主力*

聚焦沈阳市提出的“今后五年GDP突破一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一千亿元”的目标,铁西区强化担当、自加砝码,锁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发力迈出“四个先行”当好“铁西先锋”

按照“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发展再提质”的总体思路,发力“四个先行”,作示范、当先锋、打头阵。

◆在高质量装备制造上先行

聚焦优化产业结构,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现数字化转型新突破,锁定明年任务清单:

狠抓技术改造大力支持机床集团、特变沈变、铁路信号等家企业、总投资亿元的技改项目实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20个以上。

狠抓数字化转型全年完成30个智能生产线、10个数字化车间、5个高标准智能工厂项目,重点推进4项远程运维服务项目,实现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

狠抓产业配套围绕“5+3+7+5”产业延伸做强产业链,大幅提高沈鼓、机床、特变沈变、宝马等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力争实现重点企业本地配套率30%以上。

沈阳·中关村创新中心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先行

坚持项目为王,形成“山高峰多”的集群式发展态势。

打造立足沈阳、服务辽宁、辐射东北的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

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动沈阳“一中心、四枢纽”建设,以沈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铁西片区建设为承载,打造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融通的重要节点。

发挥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聚、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工业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主动承担“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任务。

◆在高品质城市建设上先行

今年,围绕沈阳发布35个核心发展板块,铁西启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工业博物馆历史文化片区、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中关村科创基地、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和兴华南街商业区“五大核心板块”城市设计。

坚持“三生融合”,着力提升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等四个城市品质,叫响“幸福教育”“品质生活”“健康铁西”“舒心就业”四个民生品牌,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人才成长型城市,让“在工作的地方生活”从理想变为现实。

◆在创新沈阳建设上先行

依托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汇聚创新要素,努力打造辐射东北的创新策源地。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力推进沈阳·中关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建设,“六大协同”推动创新,加快中关村创新大厦、光控特斯联、汉科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中科(沈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沈阳大工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技术发现、产业孵化和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碳达峰碳中和”、量子通信等新型研发机构3家,新增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有效整合“3+1+8”国家级重点创新平台资源,围绕主导产业链实施“一链一平台”行动。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出台专项支持*策,推动17家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高效运行,复制推广沈阳化工大学“三定向”成果转化试点及沈阳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5%“*金股”经验。

提高科技型企业增长率明年力争各类科技企业增长3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家,瞪羚企业突破30家。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

五年实现

“六新突破”

擘画

“铁西未来”

今后五年,围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亿元的总目标,铁西划下六项重点任务,通过“六新突破”带动全域振兴。

坚持产业立区

实现结构调整新突破

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构建“”工业立区产业体系,聚焦工业互联网+装备制造业,树牢数字思维,拥抱数字经济,推动数字赋能,抓企业技改项目实施,抓“卡脖子”技术攻关,抓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改造升级“老字号”上做示范,通过培育壮大“新字号”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争做沈阳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主力*。

坚持改革创新

培育振兴发展新引擎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索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组建“做地”公司,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园区开发建设。打造“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植“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上市”的科技型企业森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努力建设“创新铁西”。

坚持扩大开放

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建好用好经开区、中德园“双国家级”开放合作平台,完善“一个平台、五大体系”,有效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集群式发展态势。全面协同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策,打造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开放节点。

坚持城市更新

建设宜业宜居新家园

加强城市规划与设计,全力推进“五大核心板块”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布局,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打造青年友好型街区、人才成长型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用绣花功夫实施精细化管理,塑造“高颜值”城市形象,让城市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品位、更有温度。

坚持绿色低碳

重塑天蓝水清新生态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走好走实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突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提高项目准入标准,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坚持民生为本

缔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