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沈阳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核酸检
TUhjnbcbe - 2023/8/20 21:31:00
甲氧沙林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0/4341462.html
甲氧沙林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0/4341462.html

资料图片

8月10日,沈阳市卫健委在“振兴新突破奋进新征程”——沈阳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实施民生工程专场)上介绍,今年以来,市卫建委有效应对新冠疫情,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核酸检测能力从17.3万管/日提升至.9万管/日。

7批次个集采中选药品落地应用

药价平均降幅约53%

医院改革,全部实行药品和耗材零加成销售,彻底告别了“以药养医、以耗补医”时代。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医院管理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累计7批次个集采中选药品落地应用,药价平均降幅约53%,节省采购资金近8亿元,群众药费负担大幅减轻。国家肿瘤、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落户沈阳,网格化布局52个医联体,每万人口配备3.94名全科医生,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力推动形成有序看病就医新格局。

科学规划医疗资源布局,紧盯危急重症救治,建成3个创伤中心、4个儿童医院、8个国家胸痛中心、27个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35医院,建成智慧化急救指挥调度平台,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服务有效衔接。建成中医馆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设置家社区卫生机构、家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老百姓身边有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立了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

从10类扩展到14类

公共卫生均等化可及性大幅提升。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健康、老年健康、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策,年人均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年25元提升到年79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项目从10类扩展到14类,建成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家,市内五区进入国家级慢病综合示范区行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11%提升到27.1%,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居民健康环境显著改善。

智慧卫生健康能力大幅提升。建成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属20家医院全部实现互通共享。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医院等信息化建设,建成17医院,32家医院全面启用“好就医”App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等功能,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持续提升。

未来5年重大传染病

医疗救治床位总数达到0张

未来5年,沈阳市锚定建设东北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加快建立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能够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和健康需求的整合型、智慧化的健康服务体系。

建立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体系,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床位总数达到0张,医院、亚(准)医院床位总数达到张,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应对新冠等重大和突发传染病疫情。

构建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聚焦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病,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公共卫生问题以及“一小一老”两类重点人群,构建“2+3+3+2”的“防、筛、治、康、养”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健全“负1岁”到终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实施19个健康沈阳行动,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健康服务需求。

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

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9万管/日

今年以来,市卫建委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第一时间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全面提升流调溯源能力,运用大数据手段,快速完成锁定人员、排查隐患、转运隔离,阻断风险。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核酸检测能力从17.3万管/日提升至.9万管/日。加速推进省传染病医疗救治中心(沈阳基地)建设,完成医院一期0张床位建设,医院和“*码”医院建设,满足新冠救治需求。新冠病*疫苗接种覆盖万人,进一步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

同时,科学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肿瘤、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已落户沈阳,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沈阳市从37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获得中央财*支持资金5亿元,首批两亿元资金已下达。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丁宁

摄影记者王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建立城市步行15分钟采样圈核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