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沈阳二手房市场又开始“支棱”起来了。
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朋友圈里那些曾经“唯新房论”的中介经纪人,又开始推二手房源了。
从中介机构监测数据来看,7月二手房市场保持修复,成交量环比稳中有升,同比自去年年中以来首次止降转增。同时,40-60万总价低价房源占据成交房源的近“半壁江山”,于是,又有人抱着“捡漏”的态度,想要探一探二手房市场。
低价投资二手房?别做梦了!
从贝壳app公开二手房信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亏本”、“直降”、“急用钱”等字样,有经纪人表示,“真心想成交”的业主,都是降价出手,有部分房源降价幅度超过30万,不仅如此,二手房市场还惊现总价10万+的房源。
如果说,二手房抛售已成为常态,手里有点闲钱的话,是不是能趁机“抄底”,捡个漏呢?
咱先说说,10-40万总价的房源都是啥样的?
不出所料,10-40万总价房源,除争议较大的公寓产品外,基本都是建筑面积低于50㎡,房龄大于15年的老旧小区,且没有学区,能够支撑它成交的重要原因,大抵就是配套优越的主城区优势。
如果你是真的有居住需求,这样的房子可以买,且好好装个修就能住得挺舒服。
但,如果你抱着投资、捡漏、转租这样的想法,我觉得还是省省吧。
首先,10-40万房源的租金的确不低,有些近商圈、近地铁的小两室产品租金能达到元/月,抛开宽带、采暖费用不算,一年能收到1.8万的租金,17年能够收回30万成本。
并且,随着房龄增加,建筑破旧程度的加剧,要不断进行室内装修“修炼内功”,才能保证租金不会下滑,每次装修费用不会低于1万元,那么也许20年、25年,收回成本的时间遥遥无期,更别说用它赚钱了。
如果,你是贷款买的,以租养贷……我都不想算了,自己合计吧。
割肉、捡漏,那都是少数
这时候就有人说了,二手房不只有老破小,当年那些想着投资,现在因为无力还贷而抛售的次新房,多“香”啊!
的确,“抛售”房源有,但降价幅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房主口中所谓的赔钱,还要考虑上他们已还的利息、装修费用等等,不是想象中的2万买的,1.5万卖,至少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
于是,又有人问了,最近朋友圈时不时又冒出一些看似“超级便宜、不买就吃亏”的低价房源,几乎整个中介圈都在推销。
的确,这种“有组织有预谋”的推销方式,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二手房价格是跌了吗?跌到底了吗?是不是可以抄底了?还能再观望看看吗?但我的态度是,先别着急,别被带了节奏。
首先,这套房源是否真实存在,中介套路里有一招“钓鱼”屡试不爽;其次就算真实存在,属不属于特殊性质房源,比如户型变异、顶底楼层;还有该房源的房东有没有债务纠纷等等。
从近期很火的一套奥体房源看,乍看是小区最便宜的,但结合真实情况再倒推一下,这个价格完全属于正常,并没有便宜可占。
通常,一套房源,不管超低价还是超高价,都不能代表整个小区的价格水平,更不能用来评估一个板块是否跌到底了还是涨到天花板了。
最后,还是想重申两句话:一,买二手房也好,卖二手房也好,没捷径可走,不要偷懒,得多花时间;二,沈阳二手房价格是否筑底,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延展阅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房价数据,7月沈阳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4%,同比下跌3.2%;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6%,同比下跌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