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沈阳发布客户端消息,去年以来,沈阳市按照国家和辽宁省部署要求,坚持把“以工代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五大行业企业全面发放“以工代训”补贴。这项惠企政策举措对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信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深入推进沈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援企稳岗保就业,沈阳市人社局将继续实施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将“以工代训”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今年12月份。
9月9日,沈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对此项政策相关问题予以详细解读。
问:什么是“以工代训”?
答:指企业利用自有场地、生产设备,让职工边工作边进行生产的技能培训。
问:“以工代训”补贴是如何申领的?
答: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可按月到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领。申领材料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工资发放凭证、以工代训企业信息等。
问:企业可否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等代办“以工代训”补贴申报?
答:不可以。以工代训补贴须由企业自主申报。
问:企业“以工代训”补贴能申领几个月?
答:根据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情况,自年1月起,补贴期限不超过12个月。
问:“以工代训”补贴申领方式有哪些?
答:实施“以工代训”补贴形式有二种:一是符合条件企业自主到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领;二是通过大数据筛选,对在就业、诚信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中小微企业采取“免申直补”。
问:什么叫“免申直补”?
答:顾名思义,就是“免申请、直接补”。为使资金更快更精准直达企业,我们免去企业申请环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对截至年1月31日≤50人的企业通过数据比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诚信企业,直接将补贴资金打入其银行基本账户,实现“免申请、零审批、秒到账”,使政策红利最大范围地覆盖到全市中小微企业。
问:对大型企业“以工代训”补贴是如何规定的?
答:结合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情况,我们对大型企业实行分级限额补贴制度,确保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功效。补贴限额为-人、-人、-人、-人、人以上企业分别给予最高限额为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的培训补贴。
问:“以工代训”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以工代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元。
问:如何审核确定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
答:实施“以工代训”补贴,主要目的是支持受疫情影响暂时经营困难,具有良好信誉,守法经营的优质企业,帮助其减负担、稳岗位、扩就业。我们主要通过与社保数据进行比对,确认企业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与市税务局进行数据比对,确认企业是否依法缴税;与市信息中心进行数据比对,确认企业经营信用记录是否良好等等,优中选优筛选企业进行补贴。
问:如何做好“以工代训”培训?
答:企业可自行设计培训计划、安排课程内容(建议将疫情防护、安全生产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采取线上课程、师带徒、岗位实操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工代训。企业职工通过边工作边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其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