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三十中学创建于年,学校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休闲区、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构成了“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有特色”的智慧化校园。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名,教职工人。
六十多年历史赋予三十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办学日臻成熟,声誉日渐壮大。学校先后获得“先进科研教改实验学校”,全国“校园环境文化艺术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重点高中、示范高中、模范学校、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先进党支部、绿色学校,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文明校园,沈阳市新课程改革样本校、首批标准化高中、首批优质化高中、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学校还曾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美国等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是沈阳市对外开放窗口学校之一。
坚持素质教育办学
奠定学校发展基础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优质-特色-品牌”办学思想,按照美的规律育人,实现学生“求真、扬善、立美、创造”的成长目标,打好“开创美好人生、实现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学校层面,以“优质+特色”争创省内知名高中;
教师层面,以“师德+专业”实施名师对标培养;
学生层面,以“责任感+科技创造”培养核心素养;
管理层面,以“人文+服务”实现有温度的高效管理办学路径。
以校训为引领
打造“卓越”教育特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确立了“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校训,“卓越”教育便来源于此。
学校把“卓越”教育定位成一种精神,一种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本着卓越更是一种文化目标的理念,在学校内全面开发卓越课程、全力打造卓越课堂、全方位构建卓越文化。
以“润德教育”为基础
成就学生综合素养
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润德教育”的基础上,围绕三十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发展全面、生动活泼”的特有精神风貌。以社团和活动为载体,享体验、重评价,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培育人格自信、品行自主、志趣自觉的学生精神。
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学校通过“检省调优年”,对课堂教学进行检视、反省、调整、优化,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
注重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突出教学重点,高一年级抓学法指导和教学管理,高二年级抓学风建设和教学调整,高三年级抓学科基础夯实和教学调控优化。
推动实施“课堂再造行动”,开展“学生为本、学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大讨论,研制施行三十中学“课程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通过以学评教实现教学流程再造,通过问题解决实现教学方式再造,通过课堂真实增值实现教学评价再造。
开发特色课程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巩固完善校本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学校逐渐完善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责任感和科技创造”为课程核心,以激励教育、感动中国、职业体验、机器人创客、计算机编程、物理创新、化学实验、版画等为依托的特色课程体系。
承办“北斗杯”东北区选拔赛、打造全市首个北斗科技教育基地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
组织“院士进校园”活动,开拓学生科技视野,培养高远志趣理想。
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卓越的国际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中外办学合作,为学生终身发展,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各项工作成果显著
老牌名校焕发光彩
学校在创建“优质-特色-品牌”的总体思路下,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成果显著。近年来,学校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年、规范管理年、课程建设年、文化建设年、检省调优年”等系列主题年活动,助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先后四次蝉联沈阳市教育局公办普通高中年度综合评估大奖,使这所建校六十余年的老牌名校再次焕发光彩。
目前,学校在原有办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源,转变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为中心、以生为本;守正创新、发展为本”的办学策略,秉持“做有情怀的教师、育敢优秀的学生,努力使师生成为有现实行动力的理想主义者”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尊重常识、坚守常规、优化常态,打造高质量的核心态”的基本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为实现创建“沈城一流、省内知名”优质高中的办学目标而矢志努力!
供稿:沈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苏家屯区教育局
编辑
赵莹
设计
宏坤
编审
贾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