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沈阳市城镇化率达到8452外来人口
TUhjnbcbe - 2025/1/1 20:35: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沈阳市城镇化率达到84.52%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沈阳市城镇人口为.6万人,乡村人口为.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4.52%,比年六普时期提高7.45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和全省高20.63和12.38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5位。作为东北中心城市,中国传统老工业基地,沈阳市的城镇化进程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见表1)。

10年来沈阳市行政区划有过调整,各地区城镇化率在10年间不具备完全可比性,但也可以看出,这10年来沈阳市4个近郊地区在推进本地城镇化进程中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城镇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提高。其中,于洪区城镇人口增加最多,从年的54.2万人增加到年的98.8万人,10年时间增加44.6万城镇人口。浑南区城镇人口增加38.9万人,排在第二位,但10年时间浑南区城镇化率从68.49%提高到84.48%,提高了15.99个百分点,是城镇化进程最迅猛的地区。相比之下,3个县(市)的城镇化进程较为平稳,但也在稳步提高(见表2)。

沈阳市外来人口达到.1万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沈阳市常住人口中的外来流动人口(简称外来人口,即在沈阳市居住,离开其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外市、地人口)规模达到.1万人,占沈阳市常住总人口的22.61%,比年六普时期增加.4万人,增长.13%。

一、主要居住在市内九区

沈阳市外来人口居住地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市内九区集中居住了全市94.83%的外来人口。铁西、浑南、沈北和于洪4个地区的外来人口都达到了20万人以上,其中居住在铁西区的外来人口为31.2万人,是全市外来人口最多的区(见表1)。

二、以中青年人居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外来人口中,14岁及以下人口占8.80%,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79.79%,60岁及以上人口占11.41%,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沈阳市外来人口在性别上基本无明显差异,男性人口占52.14%,女性人口占47.86%,男性比女性稍多。

三、主要来自于辽宁省内

沈阳市外来人口中有.5万人来自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占全部外来人口的59.71%,是沈阳市外来人口的主力军。另外,来自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外来人口在沈阳市的规模均在5万人以上,其中户籍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3个近邻省份的外来人口共有42.6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20.76%,占全部外省在沈人口的51.53%(见图1)。

图1年沈阳市外来人口户口登记地分布图

四、工作就业为外来人口进入沈阳市的主要动力

普查数据表明,在全部外来人口中,因“工作就业”流入沈阳市的外来人口占29.83%,因为“拆迁搬家”和“学习培训”进入沈阳市的分别占16.60%和11.69%,以上三种原因是沈阳市外来人口的三大主要流入原因,这三部分人占到全部外来人口的58.12%。

沈阳市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年沈阳市有.88万户家庭户。全部家庭户中,居住在普通住宅的家庭户有.14万户,住所住房建筑面积为万平方米(居住在集体住所、工作地等地的家庭户的住房情况未纳入普查范围)。家庭户户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年五普的57.06平方米逐步提高到现在的79.38平方米,20年来户均建筑面积增加22.32平方米,提高了39.12%。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年的18.80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36.13平方米,经过20年的发展沈阳市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17.33平方米,增长近一倍(见表1)。

从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及以下的有1.3万户,占0.37%;9-12平方米的有7.1万户,占2.00%;13-16平方米的有16.4万户,占4.60%;17-19平方米的有19.3万户,占5.40%;20-29平方米的有80.4万户,占22.50%;30-39平方米的有70.4万户,占19.72%;40-49平方米的有52.8万户,占14.78%;50平方米及以上的有.4万户,占30.63%。

与10年前的六普时期相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户数量减少了49.0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及以上的家庭户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20-29平方米的增加了7.58%;30-39平方米的增加了40.30%;40-49平方米的增加了90.61%,50平方米及以上的增加了.56%(见表2)。

从家庭户住房间数(人口普查的住房间数通常指卧室的间数)看,全市有.35万家庭户拥有2间以上的住房,占83.54%,比年提高了6.51个百分点,比年提高了17.34个百分点。其中拥有2间房的家庭户占58.91%,3间房的家庭户占21.36%,4间及以上的家庭户占3.27%(见表3)。

新世纪以来的20年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20年,沈阳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居民居住情况无论是住房建筑面积总量,还是户均、人均指标,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近十年沈阳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

一、年沈阳市常住人口达到万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年沈阳市常住人口达到.0万人,比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96.4万人,增长11.89%,年平均增长1.13%,高于全国0.60个百分点。

沈阳市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年的0.61%提升到年的0.64%,占全省人口比重由18.53%提升到21.30%。在全省乃至东北三省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沈阳市人口实现逆势持续增长(见表1)。

二、常住人口增速偏低

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相比,沈阳市人口总量和年平均增长率均排在第12位,排名偏低(见表2)。

三、人口分布呈向近郊地区聚集态势

沈阳市常住人口总体在持续增长,但13个地区增长态势并不十分均衡。近10年来,全市有6个地区常住人口总量呈正增长,7个地区呈负增长。

6个正增长地区为和平、铁西、苏家屯、浑南、沈北、于洪。其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是于洪,10年增长44.03万人,其次是浑南、铁西和沈北,分别增长38.16万人、22.22万人和20.21万人,以上4个地区人口增长规模均保持在20万以上;人口增幅最大的是浑南,10年时间人口增长91.48%,接近翻倍,其次是于洪、沈北和铁西,分别增长70.37%、48.43%和19.95%。沈河、大东、皇姑、辽中和两县一市人口规模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两县一市人口减幅均达到2位数。从近10年全市各地区人口的发展变化看,随着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不断完善,全市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步伐加快,传统中心城区居民开始倾向于在城市近郊地区买房定居,沈阳市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内减外增”变化格局,由中心城区向近郊疏解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为了寻求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很多远郊县人口也纷纷向近郊地区聚集(见表3)。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市城镇化率达到8452外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