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央视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的舞台上,沈阳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化身为《簪花仕女图》卷中娉婷袅娜的仕女,伴着乐曲婆娑起舞。她们以曼妙舞姿演绎出每位仕女独具特色的姿态与风韵,带领观众跨越时空,感受大唐余韵。
舞蹈《簪花仕女图》卷,年初由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创意,由沈阳歌舞团演绎,冲击荷花杯奖项。画中人物跃出纸面,生动呈现了唐朝仕女的优雅美丽与绰约风姿。使观众切实感受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充分领略中华民族的服章文化、礼仪之美,生动地实践了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
中国绘画历史上有许多展现女性形象的画作,“仕女图”便是其中典型。这幅传为唐代画家周昉所作的《簪花仕女图》卷便以工笔重彩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侍女一人,人物线条圆润有力、色彩浓郁但不艳俗,呈现出唐朝仕女的雍容丰腴与优雅美丽。
作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簪花仕女图》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簪花仕女图》卷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中国绘画的高峰:一是它作为卷本的工笔设色作品代表着唐代绘画所达到的顶峰水平;二是从题材方面来说,它将彼时社会生活的丰富程度尽数展现,同时也体现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与自主自立。
这一次《簪花仕女图》卷的完美呈现离不开歌舞团全员的共同努力。沈阳歌舞团团长窦强说,创排这一节目的初衷就是让文物“活”起来,造型精细到簪花上的每一片叶子、面部的妆容也还原了古代的蛾翅眉,给观众以古典美的视觉享受。此外,舞蹈编导张杏介绍,舞蹈的编排运用了中国汉唐古典舞的舞蹈语言,并将历史典故放入其中以期勾勒出动人的美的意象。
沈阳歌舞团所演绎的这幅画作正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国外,馆藏文物近十二万件,其中珍贵文物数万件。
今年10月8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由国家文物局与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和合中国”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这是辽博史上规模最大的特展。在“和合”文化主题下,各类有关文物首次聚集展出,通过古意盎然、彬蔚称盛的文物之美,解读“和合”文化所蕴涵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文明价值,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赓续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在“和合”文化传承与涵养中增强文化自信,展现了有国宝、有历史、有文化的辽宁形象。
(部分图片来源:辽宁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