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沈阳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怎样打赢的复盘重点管
TUhjnbcbe - 2025/4/4 19:22:00
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330/t2vcows.html

新年伊始

疫情突然来袭

令人猝不及防

1月1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维护全体沈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市扩散,沈阳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划定3平方公里新冠疫情重点管控区,10.5万人封闭不出。

这在沈阳历史上,从未有过。于是,从1月2日凌晨3时,重点管控区完成物理隔离设施设置起,16天时间,沈阳人众志成城——

22个市直部门迅速派专人入驻重点管控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公安部门出动警力人、组织“盛京义勇”人进行封闭管控;

名医护人员、个小组开展入户核酸检测工作,急救车实行24小时免费转运;

家生鲜超市、便利店正常营业,组织多辆次移动售卖车,平价销售生活物资;

处置水、电、气、热、消防等突发事件余起,吨生活垃圾、公斤医疗废物第一时间被处理;

……

面对疫情大考,沈阳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迎难而上,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广大基层防控人员,冒着逾-20℃的严寒,忠诚担当、认真履职,逆行出征、连续作战。

1月17日凌晨3时,重点管控区域内中风险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居民多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重点管控区域解除封闭,沈阳打赢了这场“关键之关键”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交出一份满意的“沈阳答卷”。

非常时期,非常之策

一定要跑到疫情的前头

公共应急能力,特殊在一个“急”字,关键在一个“应”字。如何快速执行决策,考验着城市的公共应急能力,只有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应势而动,才能赢得先机。

年年底,疫情突发。沈阳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全方位排查风险人员。然而,狡猾的病毒,跑得很快!根据资料显示,市公安局通过启用AI语音拨打问询系统,对特医院、秀水诊所、沈医附属二院等医疗机构人的身体状况和隔离情况进行甄别后,仍发现新增密接24人、1例阳性感染者。

按照“行动跑在大数据排查前,大数据跑在流调溯源前”的原则,非常时刻,市防指科学研判,快速行动,在征求国家指导组和省防指意见后,主动扛起责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第一时间在全国创新做出设置重点管控区的工作部署,医院、秀水诊所等疫情传播链,管控首例病例关联密接者集中区等主要风险源,全力遏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扩散。

为了不影响全国、全省的疫情防控大局,这个在全国率先设置的重点管控区内涉及10个中风险区,确诊病例23例,占全市38例的72%;同时,沈阳倡导“非必要,不离沈”,并在全国率先提出持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离沈的管控要求。

1月1日当天,重点管控区现场指挥部迅速集结,9个工作组、20多个部门、多名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机械设备、物资3个小时内全部集结到位。24小时内,形成一套完整工作方案——1个总方案、14个专项工作方案、4张管控图、1份群众生活服务指南。“我们第一时间调配大量工作人员,特别是市公安局给予了鼎力支援。短时间内,管控区域实际到位公安警力名、机关干部人、医护人员人、街道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人,总计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首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崔雪东对记者说。

封闭后,重点管控区域迅速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核酸检测采样日均达到4万余人。截至1月17日0时,重点管控区内开展了五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在重点管控区域里的16天里,全市成千上万名基层工作者,在管控区的岗位上坚守着、贡献着。这些穿着防护服、顶风冒雪的志愿者,有的是社工,有的是下沉社区的机关干部,有的是志愿者骨干。“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脸庞,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一定是今年最美的人。致敬!”一位市民在朋友圈深情地写道。

阻击疫情迎接新生

一切以挽救生命为重

自年12月23日发现首个确诊病例后,到12月30日24时,沈阳本次疫情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达到18例。利用核酸检测开展大范围筛查,找出疫情传播的风险点,成为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

按照国家指导组工作要求,重点管控区域核酸采样实施“入户采集”。自封闭之日起,市卫健委每天要从市一院、市三院、市四院、医院医院抽调近名医护人员支援皇姑区,对重点管控区域居民实施入户采样工作,帮助皇姑区完成多轮核酸检测任务。

在入户采样过程中,广大医护人员每天早上8点钟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深夜。冒着严寒、克服疲惫,有的医护人员手脚被冻伤,但是沈阳的“最美逆行者”仍然坚持工作在一线,履职尽责。

疫情虽猛,但挡不住这座城市向上生长的力量。16天里,重点管控区域内6名孕妇顺利生产“小宝宝”。为了保护城市的“新主人”,市卫健委启动急救转运绿色通道,专门安排2辆救护车在管控区随时待命,及时将医院、医院医院。

在管控区内,沈阳开辟了绿色通道,形成“核检+转运+救治”的闭合流程,急救车实行24小时免费转运,累计转运患者人次。在管控区实施封闭的第一天,为确保管控区域内35名尿毒症患者得到两天一次的治疗,沈阳及时腾空一家透析中心,连夜将患者进行转运……

16天里,明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了管控区内最权威的医疗机构,大批专家、药品及设施设备被运到这里。16天,这里累计接诊次,让管控区的居民日常就医得到了有效保障。

医者仁心,党徽闪耀。在管控区内的医疗人员大部分都是中共党员。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冯春玲告诉记者,他们入户采样需要与被采样对象近距离接触,为确保安全,全体医疗人员都采取了高级别防护。然而,很多被采样的居民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散楼,最高的几户居民住在9楼,医疗人员一上一下,身上的衣服就湿透了,但他们一直没停下。“身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党员,一心为民是信仰。”冯春玲这样对记者说。

全力保障,万众一心

一刻不停的城市奋进

重点管控区不是孤岛,沈阳人在这里休戚与共。16天时间里,市政府相关领导全天候在一线推动工作,协调解决居民生活、就医、物资供应等各项保障工作。他们深入到管控区居民小区、超市、核酸检测点、居民家门口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有力推动了防控工作落实。

从1月2日开始,管控区内相继公布了服务指南、24小时诉求热线,解决智慧停车免收费、银行还贷、ATM取款等群众诉求件,水电气热等问题5分钟内到场解决。市应急局组织市水务集团、燃气集团、供热办等12家单位,进行24小时联防、联控、联勤、联指、联动,共处置水、电、气、热、讯、有线、消防等突发事件余起,排查风险点位处,保障了重点管控区域内各项生活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1月5日是农历小寒,室外温度达到了-15℃,在皇姑区舍宅西小区院内的抢修现场,施工人员却满脸大汗。由于临近重点管控区域,施工人员表示,再难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抢修任务。为了确保达到快速驰援的要求,市水务集团在太平庄小区设置值班点,这里到达隔离区仅需2-3分钟时间。“现在是冬季严寒的时候,水管冻裂时常发生,所以我们配备了自来水供水的所有工种,24小时待命,只要接到电话,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明廉、塔湾所所长李素俊对记者说。

决不能让亲人们饿着,这是管控区域内的铁律。16天时间里,管控区域内的新隆嘉、新天地等家生鲜超市、便利店坚持开业,新隆嘉明廉店内46名职工,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吃住都在店内;地利生鲜31名志愿者进入社区,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网上订购、送货上门服务;沈阳绿生源农副产品向管控区域内低收入人群捐赠绿豆、黄豆芽及豆制品份,于洪区农民捐赠公斤自产蔬菜等,为重点管控区域居民送去人间真情。

16天里,管控区域内路上行驶最多的是忙碌异常的生鲜售卖车、各类应急保障车。16天里,市商务局组织地利生鲜、副食集团等生鲜移动售卖车多辆次,源源不断地将蔬菜、肉蛋奶、粮油送到管控区域内。相关部门还发布了线上平台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怎样打赢的复盘重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