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礼拜天,兄弟城市沈阳搞了个大新闻。
9月6日,沈阳市房产局发布关于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史称“沈八条”。
朋友圈瞬间爆炸。沈阳调控再升级,长春还远吗?
毕竟,前不久在住建部召开的“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会商会”上,沈阳和长春可同时出现在参会名单上。
在探讨“长春会不会抄沈阳作业”之前,先来简单屡屡“沈八条”是个啥。
实际上,在“沈八条”正式落地之前,沈阳地产圈曾盛传过一个“沈五条”的调控版本。当时的网传调控内容大概分为3个层面:
一,严格控制住房用地出让溢价率,原则上不得超过起拍价20%;
二,取得预售许可的开发商必须一次性推出房源和价格;
三,提高房贷门槛,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升至50%,且必须一次性付清。
靴子落地时,网传“沈五条”升级成为“沈八条”,调控力度也比之前网传版本更加严格了许多。“沈八条”的梗概如下,(完整版原件见文末):
一、严格住房用地出让溢价率管控。采取“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等方式出让住房用地。没有原则上不超过起拍价20%的明确要求。
二、已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尽快报建开工。不得捂地、磨洋工。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之日起10日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和销售价格。不准无证销售,不准捂盘惜售。
四、以项目为单位,实时监测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运行情况,项目价格变化较大的,及时约谈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说明原因。不管是大涨还是大跌,变化较大就要“喝茶”。
五、严格执行个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规定,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首付款须一次性支付,禁止分期支付和“首付贷”。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细细读完这份文件可知,“沈八条”近乎完美地阐述了沈阳市将如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可谓环环相扣,步步锁死,刀刀见血,拳拳到肉。
如果在后续执行中能够真正贯彻到位,那么“沈八条”很可能就是中止沈阳这一轮楼市上升周期的刹车键。
你要知道,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月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显示,沈阳自年3月以来,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经连续53个月上涨,近一年涨幅达13%;与新房价格比翼齐飞的是二手房价,7月二手房价同比去年上涨10.3%,涨幅在70个城市中位列第3,领跑诸多省会城市。
这组数据所折射出的癫狂场景,长春父老们看着是不是也有些面熟。年7月之前的两年多里,我们也同样癫狂。
还有另外一个现象,长春沈阳两兄弟,也仿佛在照镜子。
在沈阳房价一飞冲天的同时,距其不足公里的阜新市,却因“56㎡房子挂牌2万卖不动”而成了“网红城市”。首位度太高、资源过度集中,导致区域发展极不均衡,是东北大部分地区正在面临的发展难题。
很明显,这并不健康。在产业发展乏力的背景下,依靠虹吸周边城市资源来“供养”自己,或者暂时走起来相对“容易”,但这是一条注定走不远的发展之路。
也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沈阳成了住建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