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车操作室和中控室,孔秘书长更加详细的了解了项目的工艺流程和运行情况,并饶有兴致的观看了工作人员操作抓斗的过程。
感恩节钱数据喷发 市场在受考验
作为“排球教授”,林明祥对于排球队队员的文化课学习也不放松。他专门请来老师同学,辅导队员们;为了督促队员们把汉字写好,他还专门买了字帖,还要求他们写训练周记。对于队员们写的每一篇训练周记,林明祥都会认真批改:无论是写300字还是500字,这对队员们的语言训练很有帮助。如今的林明祥,已经“桃李满天下”,琼山中学排球主教练梁其禄、定安中学排球主教练蒙*、文昌中学排球教练韩兴畴等等,都出自海南师范大学排球队。
尽管文物保护法要求对文物古迹加以保护,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爱国学者许地山的故居依然没能摆脱被毁灭的厄运,这仅仅是众多文物被破坏的一个缩影。在福建省漳州市,自旧城改造以来,全市已有4处市级以上文物单位被毁,70%的古街民居被夷为平地。 文物频频被毁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的“文物保护”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物保护法规落不到实处。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而记载着历史文化进程的文物古迹更是不可再造的珍宝。然而,在现实中,文物保护法相对于其他一些法律却常常处于弱势地位,执行也打了折扣,常常是当与经济开发行为相冲突的时候,文物保护得让步。这种做法对于文化的延续是不利的。 二是反映了部分地方领导者在发展经济方面目光的短视和行为的急功近利。从长远来看,文物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化经济价值。文物古迹可以用来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与一些人造景观相比,凝重深厚的文物古迹更具有参观价值,文物古迹的历史性和不可再造性对游客也更具有吸引力。文物古迹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一个城市的历史悠久程度和文化氛围的浓厚程度也是外来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文物除了具有文化功能之外,也具有经济功能,关键要善于开发。搞城市开发破坏文物古迹的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
开化|93岁老太为治水美村捐款还带头洁净环境 来源:开化 10:05 听说开化县村头镇孔山村有位93岁的老太太,不仅为治水美村捐款1000元钱,还身体力行带头执行门前三包,洁净村庄环境。1月27上午,我们怀着好奇专程去拜会了她。 喏,你们要找的人就是她。 沿着干净的村道一路前行,在孔山村文化礼堂边上,该村的村委主任余孔良指着正在慢慢清扫路面的一位老人家相告,她叫余海花,人很勤快,每天都要打扫卫生的。说话间,余海花已经扫好了门前的路面,收起扫帚,从家人手中抽出两块长毛巾,又慢慢走向了村文化长廊,开始一点点用力擦拭起两边的靠栏和座凳来。 在随后的与村民交谈中,我们详细了解了余海花积极参与治水美村并捐款的事。 2014年9月8日,在我们村刚刚落成的顺德门前,余海花顶着烈日坚持要为治水美村捐款1000元。当时,村干部劝她,老人家没有听进去,捐个100元意思下就行了,可她坚决不。她说,好多同龄人早就不在了,没看到村里这几年建设得这样好,可是她看到了,打心底里高兴,能尽点自己的心意,她觉得非常值。 84岁的村民余金女告诉我们,老人家要拿出1000元钱支持村里建设,多不容易啊,那可都是她平时省吃俭用硬节约下来的。 你看,她自己身上的围裙旧了、护袖破了,都是缝缝洗洗接着用,一点不嫌难看。 现在村里的好多老人家在余海花的带动示范下,都很自觉的把自家的门前院后清理得很干净。我要不是腿脚不方便,也会像她一样帮着村里清洁卫生的。 73岁的村民余女花拄着一根拐杖,走出来说。 在该村文化礼堂的寿星榜里,我们看到了余海花的更多信息:余海花1923年10月生,性格特点:慷慨大方。给晚辈的一句话:朝气蓬勃地向前进。 近年来,孔山村致力于村庄建设,道路硬化、村庄美化、安全饮用水工程、文化礼堂、文化长廊 每一项工作关乎民生,深得村民的支持。2011年,通村公路拓宽硬化时,村民慷慨解囊,短短两个月时间捐款达40余万元。2014年,该村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铺设排污管道,建设终端工程,目前已完成90%以上的工程量。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大实事。(胡萍 许颖 方辉韩 ) (本文来源:开化 :吾献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