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配地图10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沈阳市行*区划范围。
秦始皇一统天下,设郡置县,今沈阳市地区开始纳入全国行*区划中。不过秦朝时期其境内并没有县治,直到西汉。
西汉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沈阳市地区北部属乌桓的活动范围,南部属幽州辽东郡,境内置有上图三县。
望平县,西汉置,治今新民市东南,属辽东郡。三国魏改属玄菟郡,西晋永嘉后废。
侯城县,西汉置,治沈阳市区东南,属辽东郡。东汉废。
辽阳县,西汉置,治今辽中区东。西汉属辽东郡,东汉永初元年(年)改属玄菟郡。西晋废。
西晋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和西汉时期相比,今沈阳市北部改属鲜卑,南部仅存上图一县,属平州玄菟郡。其余无大变化。
隋朝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沈阳市地区北部属契丹,南部属高句丽,中部属辽东郡。这个辽东郡隋大业八年(年)置,治通定镇(今新民市辽滨塔),唐初废。
唐朝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和隋朝时期相比,今沈阳市地区分属三地,境内并没有县治,直到辽金时期。
金朝上图为公元年金朝时期。此时今沈阳市地区分属四地,境内存在上图四县。
沈州,渤海国置,后废。辽复置,治乐郊县,以沈水而得名。辖境如上图,元元贞二年()改为沈阳路。沈州是沈阳市地区首个本土地级行*机构,在明初废。
乐郊县,辽置,治今沈阳市区,为沈州治。元废。
辽滨县,辽置,治今新民市辽滨塔。辽为辽州治,金改属沈州。元废。
章义县,金皇统三年(年)改昌义县置,治今沈阳市彰驿站镇,属沈州。元废。
灵山县,辽置,属乾州,治今法库县境内。金改属懿州,蒙古至元六年(年)废。
明朝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明朝大部分时期在今辽宁省地区置辽东都司管辖境内*民事务,境内多是*队建制,少有行*建制。此时今沈阳市境内便没有行*建制,上图中的沈阳中卫和蒲河千户所均是*队建制。
清朝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此时今沈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一县一厅,属奉天府。
承德县,清康熙三年(年)置,为奉天府治,今沈阳市区行*建制的起源。民国初因重名改为沈阳县,年析县城区置奉天市,年改称沈阳市。后逐步演变至今。
新民厅,清嘉庆十八年(年)析承德、广宁二县地置,今新民市行*建制的起源。光绪二十八年(年)升为府,民国初改为县。年改设新民市,至今。
民国初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沈阳市境内存在上图五县,分属辽沈道和洮昌道。
康平县,清光绪六年(年)析科尔沁左翼前、中、后三旗置,今康平县行*建制的起源。县城同今,延续至今。
法库县,年改法库厅(置)置,今法库县行*建制的前身,县城同今。
辽中县,清光绪三十二年(年)析辽阳、新民、海城、承德、镇安5县各一部置,今辽中区行*建制的起源。年撤县改区,至今。
建国初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建国初期,辽宁省县二级行*区划和省市区三级行*区划并行,此时沈阳市下辖数区,上属辽宁省,其余四县直属省辖。
年,辽中、新民、台安、铁岭、法库、康平、开原、昌图、西丰等县划入沈阳市。年,九县划出。年辽中、新民二县划入,年康平、法库二县划入。
当代随着后来各县改市改区,逐渐成今日的行*区划。
纵观沈阳市行*区划史,西汉时期境内建制三县,均未延续下来。且在隋朝时期境内长期无建制县,直到辽金时期。辽金时期还诞生了首个本土地级行*机构沈州,不过这时期的行*建制在元明时期均废。
今沈阳市现存的各县级行*机构,基本都是起源于清朝时期设置的行*建制。最早的当属承德县,其清朝初期建制,延续成今沈阳市。后来的各县基本都是由承德县析出,位地区母县。
已完结全国大部分地市行*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