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沈阳市房产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升级房地产调控。
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从40%提高到50%;首付款须一次性支付,禁止分期支付和“首付贷”;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严格住房用地出让溢价率管控,严格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竞配建,严格整治未许先售行为等。
不是早就说东北房地产市场“沦落”,开发商都不愿意或不敢去吗,为啥沈阳也再次升级调控?说“再次”,是因为年、年曾经升级过。
第一,要澄清,沈阳不是因为参加了房地产工作座谈会而被迫调控。7月24日召开的高级别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10个城市*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有不少媒体分析说,沈阳是因为这次被约谈而升级调控。这是一个误解。参加了座谈会,不等于被点名,被约谈。
事实上,长沙也参加了这个座谈会,但它却因为控制房价得当而受到表扬,因此长沙不太可能升级房地产调控。央媒随后也报道了“长沙经验”。北京也参加了这个座谈会,但它大概率也不会升级调控。
第二,沈阳升级调控早有苗头。8朋10日就流出了一份疑似调控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与今天公布的正式文件相比,部分内容很相同,但也删掉了其他一些规定。可能是在征求市场主体意见后做了修改和完善。
第三,沈阳仍是人口净流入城市。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2万人,比年增加0.6万人;年末沈阳城镇常住人口.1万人,比年增长0.07%。虽然每年只是增加了几千人,但毕竟是人口净流入。
今年4月初,沈阳还出台了全面取消人才落户限制、进一步放开落户的*策,真正实现人才落户“零门槛”。沈阳在东北地区应该是最具吸引力的特大城市,人口净增长,人才“零门槛”落户,必然带来住房需求等的增长。
第四,真实的原因是,沈阳是因为房价上涨压力较大而升级调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沈阳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9%。沈阳自年3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连续上涨53个月。7月沈阳二手房同比上涨10.3%,涨幅在70个城市中位列第三。据房天下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年沈阳新建商品住宅均价达到元/平方米,而去年同期为元/平方米,上涨13%。
第五,后续会不会有其他城市加入调控?有可能。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比如常州;以及中西部的西安等。但即使出台调控新*,也是类似杭州、沈阳这样,打补丁,堵漏洞,不会过于严厉。主要还是抑制投资需求,控制房价上涨,控制土地溢价率,落实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住建部和央行等部门的有关指导意见。
让我们重温7月24日座谈会的要点: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