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对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企业内部铁路运输专用智能电动机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安全防护、永磁牵引电机、智能化操作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本次科学成果评价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陈洪冰,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程明,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主任石春珉,河钢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委书记唐光明,建龙集团有限公司总图物流首席专家、工程技术部副部长王健,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文书礼,南京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季蕾,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光伟等专家组成。
同步特邀中钢协科技环保部姜尚清主任、李煜副处长,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胡正新,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马武忠以及沙钢集团、中天钢铁、梅山钢铁、马钢集团、南钢集团、华西钢铁、长强特钢、汉冶特钢、济源钢铁、金马焦化等单位代表参加了评价会。
企业内部铁路运输专用智能电动机车项目首创了应用于工矿企业内部铁路运输的智能电动机车,推进“油改电”项目应用,逐步改善当前使用的内燃机车污染排放高、运行成本大、机车性能差等不足。
相比内燃机车,新型智能电动机车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性能好、驾驶舒适度优等特点,燃料费同比可降低80%,维护费用可降低60%,已在沙钢、南钢等成功应用运行,推动了钢铁企业内部铁路运输电能清洁替代,助力了工矿企业机车运行全过程“零污染”,对我国钢铁节能减排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5月,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铁水调度机车“油改电”项目技术协议,按计划批量改造该厂区13台老旧内燃机车。12月,“绿色沙钢低碳领航”新型智能轨道电动机车正式启用,这是全国首个钢铁行业铁水调度机车“油改电”项目实现产业化推广的应用案例。
年10月,由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联合研发的“南京钢铁”号新型智能轨道电动机车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全国首趟新型智能轨道电动货运专列正式启动运行。
新型智能轨道电动机车在重要参数指标上完全对标GK1、东方红5等系列内燃机车,除了在工矿企业内部铁路运输方面表现出色,在短途客货运载作业方面表现也很惊艳。特别适合矿山冶金、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等行业。
应用场景
近年来,在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指导下,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持续加大在企业级能源服务产品领域的研发和推广,聚焦移动储能系列产品批量产业化应用,高质量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能效提升工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